学习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三性”

发布部门:思政教研部 发布日期:2015-06-23 点击量:

       覃正爱  2015年06月18日10:31  来源:光明日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们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而它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乃在于其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良好“品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形成是无中生有,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生前并没有写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更没有编过什么教科书,甚至没有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个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体系是斯大林在米丁、尤金等年轻哲学家协助下制订的,定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放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的位置,于1938年出版后才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果真只是斯大林的杜撰,是无中生有,没有历史必然性吗?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虽然有许多著作阐发其创造性的哲学观念,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正面阐述的完整的哲学形态体系。然而,综观他们一生的理论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其建构完整哲学形态体系的冲动和渴望:一是马克思早年为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撰写了一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二是马克思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这样一个“天才大纲”;三是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达了想用三个印张来写一本关于唯物辩证法小册子的愿望;四是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其中真正能够付诸实施的最成熟的成果应该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哲学篇)。《反杜林论》(哲学篇)第一次完整地、全面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体系。斯大林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量引用的都是《反杜林论》(哲学篇)中的观点,明显是以《反杜林论》(哲学篇)的体系为主要蓝本,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不是无中生有,不是斯大林的杜撰,而是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反杜林论》(哲学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的地位举足轻重,任何不承认或否定《反杜林论》(哲学篇)的企图都是不正确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具有逻辑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逻辑合理性一直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其中一个质疑带有普遍性:一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其构建不符合基本的逻辑,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与此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大板块也过于机械和简单。对此,究竟应当怎样看?的确,我们应该看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具有最大的普遍性,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只在社会历史领域才有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普遍与特殊的逻辑结构被一些学人所诟病,他们的理由是:首先,把普遍与特殊并列在一起的结构不严谨,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最先创立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故这种结构不符合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吗?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逻辑结构,确实不是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而是一种特殊的哲学问题逻辑结构。马克思尽管不反对建立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这一点从《资本论》的经济学“大逻辑”就可以略见一斑),但马克思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建立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恩格斯由于受到论敌的制约,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建立黑格尔式的哲学纯粹逻辑结构,而是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哲学问题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中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板块恰恰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两个问题的回答,其中唯物论与辩证法主要是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而认识论主要是回答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应该说,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从最一般意义上的回答,这种回答问题的逻辑在于: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世界是否可知。与之相应就形成了特殊的板块逻辑,即从唯物论到辩证法再到认识论。这样的逻辑线索应该说是非常清晰的。至于历史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有人认为这种“具体运用说”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唯物史观的完整理论形态是最先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成熟的理论形态是后来才形成的。如果只是从历史的研究顺序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从逻辑建构顺序来看,这种说法就有问题。历史研究顺序与逻辑建构顺序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具体到抽象,后者是从抽象到具体。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强调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区别。此外,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提并论也并不矛盾,这就正如把普遍与特殊相并列一样,从此也可以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矛盾特别是研究普遍与特殊矛盾的哲学。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具有现实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的原理究竟有没有现实指导性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一直为执政者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生形态不是所谓的实践唯物主义等新的形态,而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哲学基础,这是勿庸置疑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仍能解释现实问题。现实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如何看待、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充分汲取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能增强人们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问题的本领。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仍有发展的余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教训,没有再去构建严密的哲学纯粹逻辑体系,而是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哲学问题逻辑体系。对于严密的哲学纯粹逻辑体系来说,要发展就只有“炸开”其体系,或者说抛弃其体系;对于哲学问题逻辑体系来说,却不一定要“炸开”或抛弃其体系,就可以在其原有体系形式下补充其内容,促使其发展,因为这种哲学问题逻辑体系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留下了发展的余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一百多年来形式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而内容却不断得到充实更新的原因。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最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从书斋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以指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斗争。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逻辑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性,因此可以断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形态仍将是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蓝本。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打印   关闭
上一篇:习近平首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 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
下一篇:谈安徽芜湖中药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