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勇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面对思想观念的日益多样化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但其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要靠主动作为才能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
引领整合与亮出底线: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
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不仅有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主导,而且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思潮不断分化整合,它们将与马克思主义长期共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态势。对社会思潮的分析与评价,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搞清楚各种社会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社会基础、利益诉求、发展趋向。一方面,要直面思想多样化的客观现实,积极引领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非不允许其他社会思潮存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体现的恰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气度和格局。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引领整合。引领整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的社会思潮。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底线,强调划界批驳。对于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事关重大原则是非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地划界批驳。比如,对于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就要理直气壮地予以驳斥,亮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重要的是增强马克思主义面向当代中国实践的理论诠释能力。没有这样的理论诠释能力,引领整合就无从谈起,划界批驳就会苍白无力。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获得,取决于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与世界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进行学理分析。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高势位”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其理论知识的层次高、范畴的位阶高。事实的确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反映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信仰层面的人文关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这种“高势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更强的凝聚力、辐射力、渗透力。
感性政治与感性表达:把握现代文化传媒化的传播规律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面对传媒成为生活方式的现实。大众传媒是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建构、传送、强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现代文化传媒化发展,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善于把握现代文化传媒化的传播规律,推动意识形态感性表达。
现代文化传媒化的传播规律要求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表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需要理性表达,也需要感性表达,以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进行卓有成效的传播。近年来出现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动漫视频和《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漫画,彰显了感性表达的魅力。前者以习近平同志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并与英美等国的领导人产生机制进行对比;后者以习近平同志的漫画形象,通过图表形式盘点他调研出访足迹,并详细解读。运用数字、图形、插画、动态图等表现形式,配以文字进行分析报道,让领袖形象走进大众,这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可以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人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崇高威严的领袖形象,更是和蔼可亲的领袖形象,让领袖人物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亲而近之”“近而敬之”。
可以说,现代文化传媒化不仅拓展了意识形态传播途径,也改变了意识形态存在形式。我们不能仅仅从理论形式认识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还应认识到意识形态可以借助传媒的各种感性形式增强话语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引导的感性化、个性化、平民化,做到感性表达。感性表达不是从外部简单灌输和说教,而是注重让人们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性和生成性,让意识形态传播生动起来、充满暖意,有亲近感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