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工作 > 党员发展、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再思考

 作者: 管理员  发布部门: 组织人事处  发布时间: 2008-09-22  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再思考

------------------------------------------------------------------------------

张静,侯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开辟及其不断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不断探讨的重大问题。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并进行历史的思考,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发展,在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都是实事求是原则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典范。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和发展经历过一个艰难和反复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理论,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在苦难中探索的先进中国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党的一些早期领导人满腔热情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运用到中国的革命实际中,然而这种运用并没有能够顺利地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其根源在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认识还不够自觉、不够深入,突出地表现为党内严重地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和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仅从理论上,更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毛泽东在1930年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深刻地指出:“马克思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P111)。他反复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虽然这时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意识,但是由于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盛行,没能使这一正确的认识在全党形成理论的自觉。直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说:“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2](P534)
  
  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定政治历史环境来看,这一理论命题主要是反对主观主义,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意识,必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实事求是。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这表明全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初步形成。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觉意识最终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政治前提,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从思想上清除了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意识一旦确立,中国革命发展一日千里。但是,这种结合的自觉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精神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很好地坚持,这种情形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除思想僵化,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后,全党才最终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回答。这些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破性地发展,形成了新认识,开辟了新境界。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发展问题就历史地落在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身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理论自觉性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当今中国的现状,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构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创新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最好坚持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事业。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列宁曾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3](P274)这种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无疑成为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所在,并在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生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关键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坚定信念,不丢“祖宗”,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和付出巨大代价后的正确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引领我们立党兴国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最关键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不仅要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胆的理论创造。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面,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与时俱进则兴,不与时俱进则衰。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必然要顺应实践变化和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永远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之路:融合民族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落后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历史过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世界形态的科学理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更具有深刻性、艰巨性和历史的持久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层面,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
  
  作为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必须实现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在结合中生成新的文化也就是先进文化,并自觉地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先进文化的生成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需要从民族的文化中吸取思想的材料和精神的财富。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根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民族形式,在中国的土壤上找到新的生长点,同时又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到改造和升华。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形式到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并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可以说,“融入文化”这一方式解决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说过,“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P63)在这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提高到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确,无论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际局势动荡中,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了空前的考验,其维系力量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苏东地区不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还一度失去了优秀的本土文化,终而溃败,这是当下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不能不引以为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是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制度改造的长期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相比政治、经济的改造要深刻得多,艰难得多。中国文化传统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行政命令的手段无法从深层次上达到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的融合是必然的一个层面,也是我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过程。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力:人民为本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展和结果,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历史抉择。马克思主义成功地中国化,有着诸多深刻的因素,始终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则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的主体是在变化的,但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一致的,即中国走向独立、富强、民主和现代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可以掌握群众和让群众掌握,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为“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它是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无产阶级运动则真正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革命的实践中,赋予党的群众观以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内涵。这就是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而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动员群众、团结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戴,进而获得中国革命领导权的重要理论和认识前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具体实际,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全面把握和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更重要地是要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相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创造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切实把争取和维护人民利益贯彻到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按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和实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例如,民主革命时期所实行的土改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所实行的合作化政策,改革开放时期所实行的联产承包政策,最近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切身感受到共产党代表着自己的根本利益,从而真心相信和拥护马克思主义,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作用。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能够创造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并取得成功,深刻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过程,又是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张静(1955—),女,河北保定人,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