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推荐:
文化撷英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撷英

有关中华文化理论问题的思考

 作者: 管理员  发布部门: 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15-01-09  点击数: 


张岂之其人:
  清华大学教授。曾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副校长、校长。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作主要有《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华人文精神》、《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历史十五讲》等,主编《华夏文化》杂志。
  近日,清华大学张岂之教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就中华文化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强调要从哲学高度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质,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理论基石,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养教育很有启发。
  没有强大的文化国力,中华民族要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是很困难的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我认为这个提法提得深刻,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呢?首先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新时期对文化应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人民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除了经济国力、军事国力、政治国力之外,还必须要有文化国力。文化国力所表现的是13亿现代公民的精神面貌,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凝聚力、一种深厚的文化素养。没有强大的文化国力,中华民族要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是很困难的。
  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复兴更加艰巨。现在强调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文化复兴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造社会主义创新文化。
  我还要谈一下“国学”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用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华文化”、“祖国传统文化”这些词,没有出现“国学”一词,或许是因为“国学”容易产生歧义。如今在文化界,“国学大师”的桂冠到处飞,而我个人以为最好不用,因为自1927年王国维辞世后,就再没有在真正的“国学大师”了。“国学”的主体应该是儒家经学,而20世纪以后产生的大家多不是经学方面的大师。因此,今天再廉价地使用“国学大师”的称谓对人文学术的发展没有好处。
  专业术语如果达到约定俗成的状态, 就应该保持它
  近两年来,有学者提出社会史研究采用“封建社会”的术语,有全盘接纳西方历史研究模式,或者沿袭西周“封建邦国”之嫌,最好加以改变。而在我看来,“封建社会”这一特定名词有其特定含义,尽管并非完美,但最好不随意改变。因为在学术研究中,专业术语的使用如果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达到约定俗成的状态,又没有什么大错,就应该保持它的稳定性。
  一定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社会土壤,如果对历史社会没有准确的认识,要如实地估计文化的作用是不可能的。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内涵的一些观点明显地反映了中西社会历史进程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最大特点在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纵观世界五千年,唯有中华文化是没有间断的文化。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流
  弘扬中华文化,需要关注其中价值观的研究,即理论思维的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就是这方面研究的学科。重视中国理论思维历史,即思想史及哲学史的研究,这才能把握住中华文化的命脉,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石。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和我的观点,中华文化在封建社会里的主题集中于哲学方面,即探讨“天道”和“人道”的问题。因此,只有上升到理论思维和哲学思维的高度才能认识中华文化的真正价值。
我认为文化的起点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的尊重。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流,没有交流,再优秀的民族文化也会枯萎。在21世纪初,中华民族逐渐崛起,实现全面的民族复兴,在文化复兴上既要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使它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进而创造我们自己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