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在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同心奋进新时代 聚力阔步新征程
加快创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2022年5月5日)
姚应水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根中医药教育事业,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专业建设,大力推进“五育并举”,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持续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升本工作成功列入安徽省“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当选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获批中医康复技术专业,质量年报获评安徽省A档院校,特别是,以5个“显效”成绩圆满完成教学“诊改”复核。完成60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年度验收,获批省级“质量工程”52项,立项校级教研项目22项。顺利完成普高招生录取2991人,分类考试录取150人,面向社会人员录取106人,药学、护理学联合培养(专升本)合作办学工作有序推进。优化基层教研室设置,调整后教研室达46个。举办系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入围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决赛1项。持续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水平,与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共建临床学院3个。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健康与社会照护赛事),并代表安徽省荣获全国大赛三等奖1项。荣获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积极承办药品检测技术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持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获批省教育厅皖江试验区项目。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功获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医疗系、药学系获批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药用植物》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科学研究工作推进有力
2021年,学校获批立项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3项,其中,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卫健委科研项目3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9项、市级科研项目19项和科技特派员计划11项,校级立项20项。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申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推荐8个团队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完成中心实验室改造,10个项目申请入驻,规范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综合影响因子达到0.755,学科影响力指数持续提升,并入选安徽省优秀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三)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加大招引人才力度,赴全国重点院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全年录用在编人员10人,调入工作人员5人,聘请6名企业、行业专家为学校产业学院、临床学院院长。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临床教师管理、工作人员和部门考核办法等文件。组织教师岗前培训344人,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申请认定58人。完成15名教师高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1人晋升二级教授,1人获批第八批全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深化医教协同,制定《临床教师结合开展附属医院临床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双师型”教师人数达252人。完成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专项整治,组织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学生服务管理精准有力
加强学管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2名辅导员分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二、三等奖。落实落细学生日常管理,坚持每日出勤报告、请假复课制度,增强纪律观念。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爱党报国热情,100余名学生参加社区防疫工作,1106名学生无偿献血达25.7万毫升,较上年人数翻了一番,62名学生报名参军,再创历史新高。积极发挥资助育人作用,落实落细学生资助19个项目的评审发放,资助学生10495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1名学生获评共青团、全国学联“大学生自强之星”。完善学校四级心理服务工作网络,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完成3247名新生全员心理普测,接待咨询300余人次,有效危机干预53起。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1%,888人升入本科学习,较上一年上升63.84%,就业创业实现新突破。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安徽省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
(五)内部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释”,全年制定修订制度24项,编制《廉洁风险防控手册(试行)》《管理制度汇编》。加强依法治校,开展法务指导以及各类涉法事项咨询、合同及制度文件等合法性审查200余项。编制印发《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各专项规划与学校总体规划在主要目标、发展方向等方面形成实施合力。制定《关于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办法》,建立改革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科学评价体系。按要求公开党务政务信息,妥善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回复处理各级各类信访件62件。
(六)后勤保障基础更加坚实
后勤综合楼顺利竣工交付使用,新学期学生顺利入住。持续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加快1-7号学生宿舍改造,目前2、3号楼已完成改造并如期投入使用。制定《部门自行采购实施细则(试行)》《徽采商城采购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工作。校医务室建成使用,接待就诊2970人次,完成学生健康档案系统录入、健康教育等工作。进一步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采购图书1.2万余册,征订期刊460多种,购买中国知网等8个数字资源库。科学编制年度预决算,严控“三公经费”,完成6300万专项债申请,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完成实习费往来款长期挂账的清理,涉及115家实习单位共计256.72万元全部清理完毕。落实安全稳定包保责任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举办“11.9”消防安全演练,开展校园治安、食品卫生、危化品等专项检查16次,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七)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定期开展专项工作研判,建立领导干部包保宿舍楼宇制度,完成每日疫情防控上报和联防联控对接,制订完善学校春、秋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应急预案(第二版)》,顺利完成2个学期1.2万人次返校报到风险排查、健康监测和行程跟踪等工作。坚持做好师生健康打卡,学生晨午晚检、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等制度,做好应对中高风险地区疫情的相关排查,及时发布疫情日报告130篇,工作提示10余次,开展风险排查16批次。持续储备、补充防疫及生活物资,按要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疫苗接种17026剂次,接种人数比例及完成全程接种人数比例位居芜湖市各高校前列。
(八)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发挥
顺利承办全市“西学中”培训,首期培训班参训学员284名。完成565名社招学生到校面授、考试的组织工作和2019级254名社招学生的实习安排。多渠道开展招生宣传,稳定学历继续教育规模,目前在籍人数895人。承办卫生系统职称考试。组织开展1+X老年照护、母婴护理、失智老年人照护和幼儿照护4个工种职业技能证书考核,1+X证书考试通过率达100%。中医药博物馆获批“安徽省第六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全用药科普基地”、芜湖市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学基地,举办抗击新冠疫情中医药文化巡回展。
(九)医疗服务水平显著增强
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中医力量,选派3批次55名护理人员支援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和隔离医疗保障,接种新冠疫苗14.5万余剂次,居全市公立医院领先地位。获批区域性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救治基地,成为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中心分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完成封顶,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项目通过验收。获批省中医骨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位居全国中医医院骨科专科榜第一方阵。北京路分院、夜间中医门诊正式开诊,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医院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进知名专家定期坐诊,方邦江工作室入选首批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李少白中医疑难病症诊治法,戴氏骨伤成功获批省级非遗项目。持续深化校院融合发展,调整设置13个临床教研室和医学信息教研室。获批各级科研项目25项,专利申报4项,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附属口腔医院诊疗与服务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服务门诊患者6.17万人次,医疗收入2169.5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4.62%。口腔种植科获批市级重点培育专科,获市医学会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填补省内研究空白。筹备CAD/CAM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启动院区升级改造项目。依托口腔临床学院建设,整合口腔医学系师资力量,设置完成3个教研室。
这一年,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征集、展示廉洁文化作品,营造崇廉尚廉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共同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全体师生医护员工表示诚挚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标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与深刻思考。在人才培养方面,教风学风建设还要继续深化,专业建设质量有待全面提升;在科研与队伍建设方面,领军人才依然比较紧缺,科研水平有待持续提高;在社会服务与特色建设方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仍需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和中医药发展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抓重点,坚定发展方向
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间节点,定期调度,适时评估。开展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检查,进一步细化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通过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年度检查验收。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加快推进学校升格本科相关工作,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评价导向,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学校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行动方案》落实,依托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抓内涵,强化办学实力
巩固教学“诊改”成效,抓好复核反馈问题整改。加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培育力度,提高在研项目建设质量。积极申报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积极开展中医学类专业水平(专科)测试。持续推进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库项目。加快推进实验实训室调整和优化,完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慧教室建设。做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选拔以及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承办工作。深化专业课程内涵建设,加强专业布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新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动态调整,力争获批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高质量课程1门。贯彻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加强实习管理。注重与附属医院、实习基地工作联动,完善医教协同的育人机制。定期开展附属医院教师培训,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全面推进“双基”标准化达标及示范创建。优化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产业学院和临床学院建设,持续深化产教深度融合。
(三)抓科研,提升创新能力
引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将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学。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扩大项目申报源。强化产学研用项目申报力度,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完成科研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力争校外各级各类项目立项50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80篇以上。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推进平台、项目建设及成果转化,修订《学校科研奖励办法》。加强中心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不断提高《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四)抓人才,夯实师资力量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学校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深化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修订《编外聘用人员管理规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出台《教职工服务期管理暂行规定》《临床医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工作规定》。完善岗位设置,优化绩效分配方案。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改进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专业紧缺人才。持续推进附属医院临床教师靠评教师系列职称。
(五)抓育人,助力学生成长
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快VR思政实训室建设。做好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验收工作,完成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修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办法》《学生奖励办法》,加强辅导员教育培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推进资助育人,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建立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一批校园文化墙、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完善文化育人氛围,积极争创文明校园。
(六)抓管理,提升治理能力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修订学校章程,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督查督办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健全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的体制机制,强化法律前置审查力度,构建管理有序、标准严谨、流程清晰、监督有据的高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完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换届工作。推进学校“三定”工作,建立完善二级管理体系,调整、设置学校二级系部,明确职责,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综合管理效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内部审计,提升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治理、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
(七)抓保障,打造和谐校园
完成宿舍楼、老食堂一楼、大学生心理活动中心改造,提升后勤服务水平,改善师生教学生活条件。推进校医务室能力提升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完成图书馆密集型书库建设,开展数字资源宣传与推广活动。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力度,完成数据中心存储扩容、网络安全提升、智慧党建、智慧教室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排查校园重点领域安全隐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八)抓防控,保障师生健康
完善校内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和网络体系,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精准研判,及时调整学校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值班值守,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学生、教师、后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抓好校园管理、来校人员管控、重点场所卫生消杀等制度落实,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校园,全力保障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九)抓协同,服务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做好“西学中”培训工作。健全职业培训相关制度,严格培训督查和过程管理。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价机构资质,规范评价流程,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强化中医药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加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和发展,落实医改工作任务,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落实学校和附属医院一体化建设,推进医教研协同。强化临床教学管理,突出临床教学主体职能,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临床学科建设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附属医院建成中医药传承大楼,推进皖南制剂中心建设和江北院区立项;完成附属口腔医院北门院区和城南院区的改造。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更需奋斗!当前,学校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发展关键期,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将要接受检查验收,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大机遇已摆在面前,容不得我们犹豫和懈怠,让我们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进取精神、“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使命自觉,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把我校早日建成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