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成就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深化改革 彰显特色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 任嘉佳  发布部门: 教务处  发布时间: 2020-06-24  点击数: 


五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以质量工程、振兴计划、行动计划为抓手,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把好招生生源关、把紧教学质量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按照“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要求,五年来,学校依托中医药传统优势专业,面向长三角区域,对接国家健康战略产业,打造了中医学、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护理等四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首批设置了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6个新专业及方向,填补了国内中医药健康管理类专业的空白;连续新增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3个国控专业,完善了医学类专业建设格局,并牵头撰写了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养生旅游专业设置论证报告,承担了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医学专业教学标准》《中药学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制订。近年来,学校以“质量工程”“振兴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建有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参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建设1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13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慕课、智慧课堂等项目3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等项目19个,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水平教学团队、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等项目19个,各级各类教研项目立项174项,取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

1.jpg

2_副本.jpg

    深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临床医学类专业“校院一体、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医学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大医精诚、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五年来,校院(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个,共建省级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8个,开设了“朝晖班”“诺康班”等订单班;校院(企)合作开发教材14部;聘请医院(企业)名医名师、行业先锋、能工巧匠等78人;校企共建实验室1个,共建安徽希望儿童药物技术研究院1个。2018年,学校荣获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称号。2019年,学校合作企业——芜湖市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称号。近五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7项,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7项,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学校每年新生录取率稳定在99%左右,新生报到率持续在90%左右,部分省外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以上。

规范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日趋完备。学校坚持以管理促发展、以服务促提升的理念,不断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提升日常教学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学校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教学工作问题、布置教学工作任务、解决教学运行难题,不断规范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工作。五年来,学校修订、完善66项教学管理制度、20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配套教学文件。

学校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打造“标准链”,做实“目标链”,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了质量报告制度,每年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完善了质量保障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评价机制。2015年,学校在安徽省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20年,学校获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和“安徽省联合培养普通专升本学校试点院校”。(朱丹、万林/文  张宏/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