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中,社交媒介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技术优势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审美意趣和文化认知,经由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所构成的审美体验正在由过去的艺术作品转变为当今的移动传播,这种改变正是当代社会美育特征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
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活动,美育是以一定的审美意识为指导,通过语言、艺术等不同载体,对受教育对象进行心灵净化与情感陶冶,以此来引导人们追求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传统的美育实践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就是说,美育的教育空间是在固定场所进行的,比如在家庭教育中,房间的格局营造、装饰布景以及亲子活动等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学校的审美教育也同样如此。然而,在社交媒介的影响下,审美教育的空间呈现出了一种新变化,即由原来稳定的场所转变为电脑、手机、iPad 等具有一定属性的流动媒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大学生每人至少一部手机,他们通过手机来阅读美文、观赏艺术作品、观看电视节目、参与美学讨论等,这都是他们接受美育的主要来源和常用方式。而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率也正日益提高,即使部分学生没有手机,教师也会通过手机这一平台在微信群、QQ 群向学生家长布置美学任务,比如,朗读文章、欣赏绘画作品等。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美育已逐渐转向了移动的媒介形式。
不可否认,在传统的美育实践中,美育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认知。但社交媒介中美育的流动性更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频频使用流动性媒介来完成其教育任务。如教师安排美学活动时不再局限于把学生聚集在一个特定场所,而是通过社交媒介来发布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教师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画展,而是让学生在美术馆、博物馆开设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中来欣赏作品,这样既能减少学生出行的成本,又能很快让学生完成一种审美体验。当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微信的方式撰写审美体验。教育者对社交媒介的依赖,无疑推动与促进了美育教育空间朝着流动性方向发展。二是受教育者沉浸于社交媒介中的美学体验。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完成其审美活动,即便观看电影电视,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端坐在银幕和荧屏前,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主动参与网络视频的美学建构等。
当然,社交媒介对美育的娱乐化倾向也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美育是一种具有情感性的教育方式,但它绝不是一种追求感官享受的文化形式,而应该具有“严肃”的教育态度,这也是传统美育所秉持的态度。美学教育的娱乐化倾向,与传统教育所倡导的“寓教于乐”有着一定背离。一方面,部分社交媒介中的美育活动更加注重即时快感,忽略了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另一方面,美感的形象性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被颠覆,真正具有美感的东西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些背离传统审美观念的事物、形象在恶意炒作下成为了另类审美的噱头,频频制造话题,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审美观,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当然,盛行于社交媒介中的美育实践也不应忽视其积极价值。比如,微信中广泛流传的关于《朗读者》《信中国》《国家宝藏》等电视文化节目的宣传,就是一种很好的美学实践,既体现出了教育的健康娱乐态度,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美学体验。所以,针对社交媒介中美育态度的娱乐化问题,我们要分析对待,如此才能塑造美育的健康面貌。
除流动性、教育态度的娱乐化倾向外,社交媒介对审美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表达形象的渐次视觉化等多个方面,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正视其潜在风险。尤其是那些打着美育旗号却被消费主义操控的媒介活动,不仅不利于美学体验的健康形成,而且还会对受教育者的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冲击,消蚀人们发现美、探索美、追求美的美好愿望,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虽然社交媒介时代的美育特征发生了转向,但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也有一些恒常不变的特质,那就是美育的教育性,因为教育性才是美育的终极目的。无论是借助绘画、雕塑,还是诗歌、音乐,抑或是表情包、网络视频,其最终的指向都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美学洗礼,从而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向往美,这样才能塑造健康人格。
(吴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