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推荐:
廉政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专栏

“补土派”开创人李东垣

 作者: 管理员  发布部门: 监察审计处  发布时间: 2018-03-07  点击数: 


图片1.png

 

李东垣,名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卒于元宪宗元年(1251) 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君子美少年

李东垣少年时家里非常富裕。金朝大定初年,朝廷对真定和河间两个地方的户籍进行了核对,结果显示出他家的财富在两路当中居于首位。李东垣幼年的时候,就跟一般的儿童很不相同等到长大以后,为人忠诚守信、厚重端庄,对结交朋友的事情非常慎重跟人相处的时候,没有戏言。街区里的“红灯区”,他从来没有到过,因为他的天性就是这样。跟他同辈的人很妒忌他,就私下商定,备下一桌酒席,在酒席上让妓女轻浮地引逗他玩。开席后有一个妓女就去拉扯他的衣服,他立即恼怒地骂了起来,并脱下衣服烧了。有一次,他在以地方豪绅的身份接待南宋使节时,府里的长官听说他年纪轻轻便很有操守,就用话暗示一个妓女硬让他饮酒。他推辞不过,稍微饮了一点酒,就大吐着退席而出,他就是这样地珍重自己。他一心从学,跟从翰林王从之学习《论语》和《孟子》,又跟从翰林冯叔献学习了《春秋》。他家的宅院内有一片空地,就在那里建造了一座书院,用以接待儒士。有的儒士生计艰难的话,就全面周济他们。金朝泰和年间,连年发生饥荒,百姓大多外出逃难或被饿死,李东垣竭尽全力用钱粮进行救济,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从医拜名师

李东垣20岁时,母亲王氏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让乡里的数名医生救治她。是用温药还是用凉药,是用寒药还是用热药,那些医生的说法各不相同所有的药都尝遍了,不过是用滋补的药来滋阴罢了,竟然没有人知道是什么病而使得王氏送了命。李东垣为因不懂医术而失去了他的母亲十分痛心哀伤,立下誓愿说:"如果遇到了良医,我一定要跟他努力学习来弥补我的过错。" 听说易水县的张元素先生医术闻名天下,就带着金银绸缎去拜见他。学了几年后,学到了他的全部医术。

25岁时,李东垣向朝廷捐献钱粮买到了一个官职,主管济源县的税务。那里的百姓广泛地患上了流行性传染病,社会上的民众把它叫做"大头天行"。医生们查遍了医书,没有跟这种病对症的方子。就根据自己的见解,胡乱地给病人泻下不见有效时,就继续给病人泻下,以致病人接连不断地病情加重,直到死亡。医生们都不把这当作过错,病家也不认为不对。唯独李东垣在心中深感哀痛,于是废寝忘食地依据病变探讨病因,分析症状探求病根,创制了一个方子,给病人们服下它后,才取得了疗效。李先生特意让人把这个方子雕刻在木版上印刷出来,分别张贴在过往行人聚集的地方让人们抄用,凡用了这个方子的人没有不取得疗效的。当时的人们还以为方子是仙人传授的,就把它雕刻在了石碑上边。 

                开创“补土派”  

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等。李东垣生活在金末元初,天灾人祸,战乱连年,百姓颠沛流离,疾病死亡很多。李东垣发现很多疾病的看似瘟疫,实际上由于战乱饥荒,人饱一餐饿一顿,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是一个道理,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没节制;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但他不主张使用温热峻补的药物,而是提倡按四时的规律,对实性的病邪采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还十分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可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样就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善

                 真知传后人  

李东垣当初并不是因为医术而出名的,人们也不知道李先生在医学上造诣很深。自从为了躲避战乱到了汴梁以后,于是才凭着医术被人们熟知。他治病上取得明显而又良好疗效的事迹,全都记载在别的书中。有一天,李东垣对友人周德父说:我老了,想把医术传给后世,深感适当的人选难以找到,怎么办呢? ”周德父说:廉台县的罗天益,品行敦厚朴实,曾为医学还不精通而感到遗憾,有志于继续学习。您想要传授医道,这个人大概可以的。另一天,周德父带着罗天益一起去拜见李先生,李先生一见到罗天益就问道你来学习是为了做赚钱的医生呢?还是为了做继承和发扬医学的医生呢? 罗天益说: 亦传道耳“亦”有两个一个意思,一是“也”的意思,另一个是“只是”的意思。罗天益讲这句话到底是几个意思?后人还有不同理解。反正李东垣听了很高兴,收下了他为徒弟,还在经济上关照他,罗天益的日常费用和饮食,都是靠李先生提供的。学了三年后,李东垣赞赏他能长期坚持而且不知疲倦,送给他二十两银子,说我知道你生计艰难,担心你意志动摇,半途而废,可以用这些银子来供养你的妻子儿女。罗天益坚决推辞,不愿接受。李东垣说我把大的医道尚且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哪里会吝惜这小小的钱财呢?!你不要再推辞了。李东垣临终的时候,把平常所写的书摆在书案上面,嘱咐罗天益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了我自己,也不是为了你罗天益,而是为了天下后世的人们。你要小心保存,不要让它淹没失传了,要推广并使它流传下去。 李东垣去世年纪是72岁。李东垣去世后很多年,罗天益仍然感到先生的话就象在耳边一样,回想起来更觉清新。

 李东垣少年读书,忠信笃敬中年济世行医,全活者甚众”;晚年收徒,传道医人”,一生品行高洁,洁身自爱,为后来医家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