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后世有人认为他做过长沙太守,并以“张长沙”尊称他,但考证资料不足。
一生行医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候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张仲景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巨著传世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养生理论发展到医疗临床。一是认为天人相应,人体与天地一样也有节律,如七年节律、年节律、季节节律(春发、夏张、秋收、冬藏)、月节律、昼夜节律,发病受节律影响,治病恢复也要考虑节律因素。二是认为人生病的原因是邪气入侵导致阴阳失调,而治病就是通过帮助病人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三是认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天地有五行运转万物,人有五脏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统,治病时要运用整体联系、相生相克的运行规则,整体施治,不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张仲景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提出许多个性化治疗方案。
对于治疗原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疗原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怯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尤其是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医生上可以治疗父母的疾病,下可以救贫贱之穷苦人的危难,中可以养身保自身健康。”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也是他著述的初衷。张仲景提出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引用孔子语录,说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