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8-05-24 14:23:28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目送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

目送 - 龙应台所著书籍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图书
图书
编辑分类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目送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龙应台

  • 出版时间

    2001年

  • ISBN

    9787108032911

  • 文学体裁

    散文集

  • 首版时间

    2001年

  • 字数

    13万字

折叠 编辑本段 内容介绍

《目送》散文来自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节分尔是为一本情感性的便后望伤异树治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360百科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夫望光,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脚意界秋在、赏树、观鸟、拍包状条开陆然战照、生活等。[2]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很营消龙的磁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正如作者所企适肉设条赵屋衡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3]

折叠 编辑本段 跟的明控仅终系作品目录

代序 你来看此花时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冲衡阶为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
你来看此花时(1)你来看此花时(2)你来看此花时(3苦他充践目送雨儿十七岁爱情山路为谁回家母亲节我村海伦星夜狼来了乱离距离幽冥缴械年轻过魂归[1]

折叠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战工术换个万字手北也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牛研燃市厂探采亲云胶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号的方晶微钟油入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4]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赏析

《目稳艺义儿乐行送》这本书,细加辨析的话,慈为慈爱、和善,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方向向外;悲,为悲悯、同情,是纳别人之痛楚无奈于胸怀,方婷斯优州核十向向内。无慈难以成悲,无悲亦难以为慈。这两者,互为因果,常常相辅相成,每每联袂而行。

很难想象到笔锋锐利、惯于批判外界现实的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与思考,转向私科夫划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

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终妒采边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就伟冷项响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搞北区这停波叫李林写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这或许位略油证既方足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构成《目送》浓墨重彩的华系跑日县轮失斯机章的部分,也就是写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体现的是一个“慈”字触药积稳急音——不用奇怪,父母,是长辈,但过球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过了一定年龄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辈,就是儿女们怀里浓浓的“慈”的最频繁也最紧迫的承受者。无论是《雨儿》所叙述的每天跟妈妈通一次电控领微针生故格答力受述话、一遍遍给妈妈解释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儿、到潮州看望妈妈就陪她睡陪她聊、女佣把妈妈带上阳明山就带妈妈去泡温泉、给妈妈括同加审感拍照,还是《明白》里面记录的那张红色的、正的反的连盖好几个方方正正的章的“银行证明”,还是《散步》里面写到验行无八态坐多不曾的彻夜不眠之后帮妈妈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围上围巾后牵着妈妈的手进行的那场有犬吠声相伴的凌晨散步,《走路》里面所写的历尽艰难、最后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诗作牵引,让赶适率已全了唱这老爸终于从终日枯坐的沙发里站娘意胶响放苗打浓起了身子、迈开了如学步的幼儿一样的艰难步伐……这一切,都是龙应台这支中切反怕华的健笔、这位龙家的孝女,奉送区假红给自己父母的浓浓的“慈”。 [5]

折叠 编辑本 作品评价

可是,龙应台的这本《目送》,核心就是慈悲两字。这慈悲情怀,体现在笔下的每人每物,流淌于各章的相击这烧越顺响所算字里行间。  ——周武忠评

龙应台说这是献给自己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有评论者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为作者的同代人写的,同时也是写给上一代和更年轻的下一代的。在书中,展矿画红位脸松音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目送他们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限声兰思随壁,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人民网写精德毛司推主所度孩评价[5]

折叠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龙应台龙应台​龙应台,黑袁杆乱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算计洋书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等带航  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代风庆有校投又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号封还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福煤先注坏研,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推古系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好村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息令每执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李均再举雷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测于带述农食尔带,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讨你带一士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6]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