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周谭豪
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迈出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63年后,习近平主席访问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世卫组织和国际奥委会,在日内瓦重温初心,与国际社会携手前进。
彼时的周总理跋山涉水,是为和平疾呼,寻求各国人民相互尊重,让不同社会制度包容共处;而今的习主席远渡重洋,则更继往开来,运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力倡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继往开来彰显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面对“既乱又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促和平,全心全意谋发展,成为维护战后秩序的“稳定器”、引领世界增长的“火车头”;另一方面勇担国际义务,越来越多地设计中国方案,力求破除“零和”沉疴,为人类文明探索你唱我和、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这一变与不变折射中华民族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体,骨子里没有“好斗基因”,也不擅“投机取巧”,更不懂“双重标准”,而是讲礼仪、崇仁义、尚君子,勤勉务实、讲信修睦、立己达人,只盼风调雨顺、家和人旺、国泰民安。倘有余力,还要、厚往薄来、兼济天下、。但人善不代表被人欺,老实人也不等于“老好人”。对那些自私自利、巧言令色、恃强凌弱的奸宄宵小,中国既不屈于威武、又不同流合污,而是有理、有利、有节地斗智斗勇。
这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深处,还有敢为人先的“天下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分分合合间见证了太多乱世与治世,深感“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心致远”,遂千百年来孜孜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追求“四海一家,天下大同”。
诚如某些西方舆论所言,目前这还只是远大理想,“中国模式”也尚未通过广泛国际检验,但从金砖国家到“一带一路”,从“亲诚惠容”到“真实亲诚”,从节能减排到人文交流,中国一直“只有真诚、没有套路”地“摸着石头过河”,一直恪守“先予后取、多予少取乃至只予不取”的大国义利观,一直努力在政治、经济等传统领域之外另架“心灵桥梁”。近年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一系列高级别人文交流,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青年、妇女、档案和地方合作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也与联合国、世卫组织和国际奥委会等机构的宗旨高度契合。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表示,世界日益支离破碎,中国支撑日显重要。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多次赞赏“中国模式”,呼吁将其“带向世界”。北京则将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
这3家国际机构所在的欧洲大陆更富含文明底蕴和中国情结。这里不仅孕育了西方启蒙思想、人文精神,还在二战后成为和平和解、多元一体的典范,对全球治理、多边主义有着比美、日等其他西方国家更深的“软理解”,更有“与中国人何其相类的思想、行为和感情”。因此,中外已建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欧洲居半,2014年习主席首访欧时,双方还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此后,中欧关系扬帆进取,克难前行,中国不论与欧盟整体还是次区域、大国还是小国都卓有交往成效,中欧班列、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核协议等更是中欧合作超越双边、造福人类的鲜活力证。
当前,中国、欧洲与世界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但这个多极化、全球化、多样化、信息化的时代今非昔比,斤斤计较、彼此拆台只会自食其果,同舟共济、相互搭台方为唯一可行也是必由之路,相信习主席此行中各方对此怀抱共同愿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动情地说:“习主席为我们带来了阳光,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梦和中国梦可以联系起来。让我们共同携手实现创新、开放、公平、包容的世界之梦。”
遥想63年前,周总理最终在日内瓦“挽狂澜于既倒”,赢得了欧洲和世界的尊重。今天习主席回到中国外交“梦开始的地方”,也定能书写“更高、更快、更强”的新篇章。